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的组成

1.底层大气主要由干结的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

2.干结的空气主要由氮(78.1%)、氧(20.95%)、二氧化碳、臭氧等组成。

3.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

大气的垂直分布

从上往下依次是:高层大气(热层、中间层、逃逸层)、平流层、对流层。

1.对流层中,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度。

2.平流层中,温度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气的运动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1.原因

直接原因:水平气压差。

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维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2.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a.台风:西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

b.寒潮: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的天气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有暴风雪和霜冻。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

1.水的形态:气态、固态、液态

2.水体: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96.53%)、陆地水、大气水。

3.陆地水: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降水

降水的类型:

垂直降水:雨雪雹。

水平降水:霜露雾。

常见的降雨类型

1.对流雨:冷暖气流上下对流运动成云致雨。

2.锋面雨: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上升,水蒸气遇冷凝结成雨。

3.地形雨:气流前进时遇到地形阻挡,气流被迫上升,引起温度降温,水汽凝结成雨。

4.台风雨:由台风引起的降雨,一般雨势很大并伴随有大风,常常出现“狂风骤雨”。

类型 特点 典型
冷锋 冷气团➡暖气团,移动速度快,伴随强风,过境后气温降低 我国冬半年
暖锋 暖气团➡冷气团,移动速度慢,伴随短期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气温升高 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频繁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来回摆动,长期持续性降水 长江中下游梅雨季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

海洋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的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

洋流的分类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洋流的分布

(1)在赤道两侧,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分别驱动两侧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北边为北赤道暖流,南边为南赤道暖流。

(2)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地形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度地区受到西风的吹动,形成西风漂流。

(3)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

洋流的影响

(1)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千岛寒流)、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秘鲁渔场(秘鲁寒流)。

(3)影响海洋航行:海轮顺着洋流航行速度快,省时省力;逆洋流航行速度慢,费时费力。

(4)影响海洋环境:扩散污染物。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现象

(1)含义: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

(2)影响: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变为湿润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变为干燥少雨。

2.拉尼娜现象

(1)含义: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

(2)影响:中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次数比常年多;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等地降雨偏多。